一、并发访问核心原理
技术定义
实际指TCP连接数而非用户数
单用户可能产生1-3个连接
理论最大值42亿(实际受硬件制约)
二、性能关键制约因素
硬件限制
CPU核心数决定线程处理能力
内存容量影响并发处理上限
网络带宽制约数据传输效率
系统配置
Windows Server版本差异
默认队列长度1000(超限返回503)
应用池回收策略设置
三、优化实施方案
参数调优
最大并发连接数≤CPU核心数×100
应用池队列扩展至2000-5000
动态压缩启用
技术升级
静态资源CDN分发
热点数据Redis缓存
负载均衡集群部署
四、监控与评估
关键指标
当前连接数(Web Service\Current Connections)
请求队列深度(ASP.NET\Requests Queued)
CPU使用率(% Processor Time)
行业基准
企业官网:50-100并发
电商平台:500-2000并发
大型门户:10万+并发需集群
实施建议:
动态页面启用输出缓存
CSS/JS文件合并压缩
高并发接口独立部署
定期性能压力测试
注:实际并发能力=min(硬件性能, 配置参数, 代码效率)。建议每季度进行性能评估,业务增长20%即需扩容规划。典型场景下,优化到位的单服务器可稳定支持2000并发连接(约1000真实用户)。
目前有0 条留言